8月27日至28日,中央財經大學聯(lián)合高等教育出版社舉辦首批中國經濟學教材《中國金融學》試用試教備課會。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建軍、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張麗娜、高等教育出版社經管法事業(yè)部主任于明、教材主編李健、教育部金融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胡海峰、教材編寫組全體成員、出版社責任編輯以及來自全國15所高校的210余名骨干教師、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備課會開場儀式由中央財經大學校長助理、金融學院院長張學勇主持。
李建軍在開場致辭中指出,《中國金融學》教材作為系統(tǒng)構建中國金融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開創(chuàng)性探索,立足中國金融改革發(fā)展的偉大實踐,從方法論、理論基礎和體系架構三個維度實現了創(chuàng)新突破。他強調,教材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希望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反饋意見建議,共同推動中國特色金融理論體系構建。
張麗娜表示,《中國金融學》是“馬工程”重點教材,也是首批“中國系列”經濟學教材,該教材的出版發(fā)行體現了中央財經大學在金融學科建設中的深厚積淀與使命擔當。高等教育出版社將全力支持教材配套資源開發(fā)、教學服務體系建設和使用效果跟蹤評估,切實推動教材從“編得好”向“用得好”轉化。
開場儀式后,為期一天半的備課會正式開始。教材編寫團隊圍繞“中國金融體系發(fā)展與改革開放偉大實踐”這一主線,對教材編寫的意義和思路、教材結構與邏輯框架體系、課程定位、教學重點難點以及配套教學資源的使用等問題與參會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自由討論環(huán)節(jié),與會教師在案例更新、章節(jié)銜接、課時安排等方面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
教材編寫團隊將此次備課會為起點,扎實做好教材落地的“后半篇文章”,推動《中國金融學》教材更好融入課程體系,提升教材使用效果,為構建中國金融學自主知識體系,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卓越金融人才貢獻力量。